我校校友,纽约赫利斯图书馆馆长,圣约翰大学兼职教授王小良博士的对美国开国元勋与中国的开创性研究受到美国和欧洲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09年12月美国的主要华文媒体《侨报周刊》刊载了由著名记者管黎明所撰写的长篇特写。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王博士的研究及其影响。美国中文网转载了该文的主要内容。
王小良和“美国开国元勋与中国”研究
(声明:刊用本报图文务经书面授权,注明摘自《侨报周刊》及作者。)
作者:管黎明 时间:2009-12-14 14:22:07 点击:1021次
过去的一百年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一百年,但在20世纪之前,中国在农业、水利、建筑、陶瓷、纺织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却被多国效彷。在美国,独立战争前后,富兰克林、杰斐逊、华盛顿等开国元勋就曾吸收和借鉴了中国文化,用以指导新大陆的建设。这一过程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历史学家们的注意。 直到十多年前,在亚利桑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王小良在查找资料时,注意到富兰克林在书信中屡屡提及中国,随后的调查开启了他历时十多年的“美国开国元勋与中国”的研究。他的研究日益受到美国眾多研究机构、政界人士及学者的关注。甚至连作过前总统肯尼迪和现任总统奥巴马顾问的前参议员Harris Wofford在两年前访问中国时,还特地带上了王小良的著作。 本期“纽约故事”,让我们走近王小良,走近他的“美国开国元勋与中国”的研究。
北美殖民地和中国风 中国文化在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流行可能是今天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王小良在他的研究中引述了前总统克林顿的一番话表示,中国作为“一个有著很强创造力、知识和财富的国家”,其对美国的影响早在美国诞生之前便已开始了。从印刷到诗歌,从医药到数学,再到指南针以及人道主义的哲学,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许多最早的贡献直到今天还在丰富著我们的生活。 在美国建国之前,殖民地时期的居民们早已熟悉中国和中国的许多产品,这些产品通常被作为“新鲜事物”来对待。对于那些过著清教徒生活的早期居民来说,遥远的中华帝国是他们所珍视的茶和丝绸的来源。到18世纪中期,殖民地的商人们从中国运来了大量的中国家具、墙纸、丝绸和瓷器,这些商品不但成为上层人物的奢侈品,也逐渐在社会的中低层散播开来。 王小良在查阅和研究了当时的大量书信、个人日记等文献后认为,当时美国社会的许多领袖人物,包括富兰克林、杰斐逊和华盛顿,都对中国的文化有著强烈的兴趣。他们不单是对中国的商品感兴趣,更希望学习中国社会是如何制造这些商品,同时又是如何通过制造这些商品来发展自己的经济的。 富兰克林一度非常努力地在殖民地提倡发展养蚕业,认为丝绸不但让中国人有衣可穿,而且还可以用来出口,繁荣自己国家的经济。当他远在欧洲的时候,通过女儿来信得知北美许多人开始尝试制作丝绸,他感到由衷的高兴。 杰斐逊在得知中国的某些旱稻品种在欧洲生长得非常不错时,竭力从欧洲的朋友那里获取这些旱稻的种子,他希望将这些旱稻移植到南卡罗来纳的种植园里,这样可以解决水稻带来的许多问题。其中的一个问题关于种植水稻的奴隶,他们由于长期浸泡水中,得了很多疾病。通过引进中国品种,这些奴隶可以不再受各种疾病的困扰。 乔治·华盛顿一度非常努力地在自己的花园里种植来自中国的花草,希望他们能够在北美的土壤中繁衍开来。而纽约等地的商人效彷中国的运河系统在纽约和奥本尼之间建立了自己的运河,直到今天这条运河对纽约经济的影响仍清晰可见。 值得一提的是,富兰克林等当时北美社会的菁英大多从欧洲出版的传教士撰写的图书和从事远东贸易的商人那里获得有关中国的各种知识和商品,许多到达美洲的商品,如茶叶,也都是从欧洲转运而来,早期的中美直接贸易直到18中期才真正开始。
华盛顿和早期中美贸易
说到中国对早期美国的影响,贸易自然是不能忽略的一个方面。王小良在他的“与中国通商”(With China We Trade)一文中提到了华盛顿当年对开发中美贸易的关注。 独立战争后的美国,虽然摆脱了殖民地地位,但得面对大英帝国在欧洲市场上对美国的全面封锁。如果不能重振战后的美国经济,那麽政治上的独立肯定无法长久。在这种时刻,与远在东方的中国进行贸易对新生的美国至关重要。 1784年2月,第一艘驶往中国的美国船只——“中国皇后号”(Empress of China),在纽约码头启程,驶往中国的广东。华盛顿本人亲自签署了“船书”(Sea letter,国际航海中表明船只身份的文书)。这无疑显示了美国的开国总统对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视,他希望“中国皇后号”能为新生的国家打开新的航路,新的市场和建立新的贸易伙伴。 “中国皇后号”携带了北美为数不多的可能引起中国商人兴趣的商品——阿帕拉契亚山脉的人参和美州特产的红酒和白酒,以及一些动物皮毛,其中人参占了主要的比例。一年后“皇后号”返回,带回了大量的茶叶和茶具,茶叶主要是产自福建的武夷茶(在北美和欧洲被称为Bohea),这些商品令资助“皇后号”的商人们获得了数倍于当初投资的利润。“中国皇后号”的成功激发了纽约、费城以及奥本尼等地的大批商人的兴趣,他们纷纷资助和修建船只,扩展与中国的贸易。而中国的广东对于当时的美国来说,无疑是全世界不多的贸易中心之一。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前往广东的商人们不久便发现当地的人们对产自北美的酒类很快便失去了兴趣。
富兰克林的中国缘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人尽皆知的人物,他的《穷理察年书》畅销至今。然而,鲜有人知道富兰克林曾对孔子思想有所研究,他还曾企图效法中国的长城来抵御法国殖民者和北美印第安人侵袭。
王小良在他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和中国文明”一文中表示,美国文明并非只是欧洲文明的一个延伸,在美国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开国元勋们从中国文明中吸取了许多积极有用的元素,用他们来指导新国家的建设。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富兰克林深入研究,并在美国推行孔子个人修养理念的历史。 富兰克林最早接触到孔子的学说是在欧洲,而不是在美国。早在1724年,富兰克林借钱前往伦敦,目的是去购买一台印刷设备。他利用在伦敦的时间拼命研读各种书籍,其中一本便是1691年伦敦出版的《孔子道德学说》(The Morals of Confucius),其中有关君子如何修养自己的身心,然后向子民传播,以及“修身、齐家、养性”等理念给年轻的富兰克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将其中一段话特地印在了1737年3月出版的《宾州纪事报》(Pennsylvania Gazette)上,与殖民地的读者分享。 王小良引用作者Edmund Morgan在《本杰明·富兰克林》一书中的话表示,在富兰克林最终决定了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信仰后,他并不挂在嘴上,而是在行动中处处以这些思想为指导,来决定自己的作人和处世方式。 在22岁那年,富兰克林列出了他所认为的最重要的13条作人的“美德”或准则,来完善自己的人格。王小良在将这些准则进行研究之后认为,毫无疑问它们是受到了孔子思想的启发。他并将这十三条准则同孔子的学说一一对比,说明了它们的相似性。 在1737-1738年间,富兰克林在他的《宾州纪事报》上刊登了一系列介绍孔子思想的文章,标题为《孔子道德摘选》(From the Morals of Confucius)。他在文中认为,孔子的思想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人们应当如何来培养自己的情操,规范自己的行为;用什麽样的方法来指导别人;人们应当如何尊重和致力于社会公益。 除了孔子思想外,富兰克林对中国的长城也深有研究。在1754至1763年殖民地对抗北美印第安人和他们的法国盟友的战争中,身处宾州的富兰克林力主修建一座类似于中国的长城的城墙,来保护殖民地的居民。 王小良在研究中发现,富兰克林是在1756年修建了他的“北美版”的长城,当时他率领500名殖民地士兵负责保卫宾夕法尼亚,以确保当地的居民不受法国人和印第安人的侵袭。在给好友Samuel Rhodes的一封信中,富兰克林明确表示,单单修建碉堡并不能保证我们的安全,必须修建一座象中国那样的城墙,把殖民地的两端都连起来,这样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虽然这座“长城”没有被保存下来,但根据富兰克林的儿子后来的作证,那座城墙对法国人和印第安人构成了巨大的障碍,令他们无法进入殖民地核心区域。 此外,富兰克林也积极在北美殖民地推动丝绸业的发展,希望借丝绸来推动殖民地的经济。富兰克林一度对他的同事宣称,如果人们觉得种小麦没有意思,那麽他们应当考虑养蚕和制作丝绸,生产麻布和丝绸对于美国内陆来说再合适不过。他并引用中国为例表示,中国的丝绸业的发达使得这个国家人人都可以用丝绸来做衣服穿,同时他们还可以把多余的丝绸用来出口,而后来这些丝绸便传遍了印度和欧洲等地。 富兰克林对中国的陶瓷制品也非常看重,甚至将美国比作一个“尊贵的中国花瓶”。在独立战争胜利后,他一度表示,现在在美国“人们终于可以来看护自己的中国花瓶”了。
杰斐逊和中国建筑 自18世纪初开始,中国的建筑和家具风格在北美逐渐流行开来,人们视这些来自遥远的中华帝国的设计为流行时尚。当时的家具如座椅和橱柜等流行一种“Chinese Chippendale”的风格,其典型特点便是在顶部拥有像宝塔一样的曲线,刻上龙的图案,以及两边的“耳朵”往上翘起。 上述的设计风格不单被用在家具中,在建筑上也经常被采用。根据王小良博士的研究,美国的另一位开国元勋杰斐逊,便是最早推崇中国设计风格的人之一。 杰斐逊本人对于花园非常钟爱,认为对于一位绅士来说,花园是建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美国的宽广和肥沃的土地让人们可以不需花费便可以造出绝美的花园。杰斐逊在考虑修建自己的花园时,对采用中国的园林设计风格表现出了非常大的兴趣。他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在花园的屋顶、门廊和过道的栏杆中采用了许多中国的元素。 杰斐逊在弗吉尼亚州的庄园Monticello至今被视为美国最珍贵的建筑遗产之一。而杰斐逊本人也将其视为自己的建筑理念和各种建筑尝试的体现。这是一座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但在其中的墙壁装饰和护栏上采用了许多中国雕花格子的设计,这一设计也被他用在了位于Farmington和Barboursville的两处住所内。 根据王小良的研究,杰斐逊在晚年曾一度考虑修建一座有中国式屋顶的建筑,以及几座中国式的亭子。他在1771年的笔记中明确表示,他希望修建一座方形的“中国庙宇”(a square “Chinese Temple”)。据记载,建筑两层高,其中一边要有四根柱子。杰斐逊写道,“和普通的(意大利式)Tuscan风格相比,我更倾向于这些中国的庙宇设计。” 王小良认为,杰斐逊的庄园建筑在他生前和去世后,都被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瞻仰,因此,人们有理由相信,他的设计风格和理念影响了各地的人,其中的中国元素无疑也会被无数的人注意到。王小良引述一名研究者Kiersten Larsen Davis在评价殖民地时期美国对中国装饰艺术的追随时表示,“在他的私人居所里包含的中国元素,使得杰斐逊的Monticello庄园成为了杰斐逊本人对中国文化的推崇的公共展示。”、
·王小良简介·
来自中国东北的王小良早在80年代末便在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作访问学者,后来于1993到2000年在亚利桑纳大学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现在是纽约皇后区图书馆赫利斯(Hollis)分馆的馆长,同时也是圣约翰大学的兼职教授。 近年来,王小良先后在中国、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印度等地的媒体和杂志发表二十余篇论文,其中包括《亚洲旱稻与奴隶的生活环境:托马斯,杰弗逊将亚洲旱稻移植到美国的努力》;《本杰明弗兰克林,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弗逊与中华文明》;《我们(美国)同中国贸易》;《托马斯杰裴逊与中国建筑:中华文明与美国建国前的北美洲》;《所有后代都会铭记我的遗产》,《汤姆斯杰裴逊和传说中的中国王子》;《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北美推动中国丝绸文化》;《美国开国元勋与中国陶瓷》;《本杰明富兰克林与中国长城》;《本杰明富兰克林与中华文明》;《探讨本杰明富兰克林的道德生活》;以及《本杰明富兰克林与中国文化》等。 王小良的研究在几个月前获得《纽约时报》『新思想』栏目的特别推荐。而他本人过去几年里也先后应邀到伦敦的富兰克林故居、意大利国家美国研究中心、美国克利弗兰图书馆、弗吉尼亚州的杰裴逊国际研究中心和费城等地发表演讲,赢得了眾多学者和公共人士的赞赏和支持。目前他正计划将自己的许多英文著作翻成中文结集出版。
Thursday, February 11, 2010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